WFU

2019年9月20日 星期五

我是初期腎臟病,可以尋求醫療嗎?

作者:陳曉瑱 (Hsiao-Tien Chen, MD




從接觸腎臟病開始,腎臟科醫師就常常告訴我,台灣洗腎盛行率和腎臟病人口比例之所以這麼高,其實不全然是腎臟疾病控制不佳,背後其實有其幸福的一面。





美國USRD 20092012的統計裡,台灣的腎臟人口比例、洗腎發生率、盛行率,蟬聯了三冠王世界第一,背後原因除了人口老化、三高等慢性疾病,最主要還是台灣醫療品質和全民健保的普及,造成死亡率下降,穩定及先進的洗腎環境,以致洗腎人口居高不下。


終於不再是世界第一






1996年開始,健保署為了延緩腎臟病換進入透析階段,提出末期腎臟病前期(Pre-ESRD)之病人照護與衛教計畫,經過幾年努力,洗腎新發生率開始逐年下降,終於近年USRD統計,台灣腎臟病發生率下降,初步成效,終於不再是世界第一。


預防勝於治療





2006年的末期腎臟病前期計畫,是以末期腎臟病前期患者(Stage 3b45期及蛋白尿),以治療末期腎病和預防腎衰竭為主,提供病人跨專業、跨領域的治療介入。

為了能更進一步減少台灣透析發生率,健保署又自2011年起,推動「初期慢性腎臟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」。相較末期腎病前期計畫是以治療為主,初期慢性腎臟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則是以預防進入末期腎病為目標。



初期慢性腎臟病患者(123a),由腎臟科、新陳代謝科、一般內科、心臟內科、家醫科等醫師提供衛教諮詢,定期追蹤eGFR(腎絲球濾過率)Upcr(尿蛋白比值)、血清肌酸酐、LDL(低密度脂蛋白)等重要的腎功能檢查,預防阻緩腎功能的惡化。 

根據國衛院調查,台灣地區二十歲以上民眾,罹患第三期至第五期慢性腎臟病者約有150萬人(6.9),只有不到10%的患者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疾病。

全台中醫就診率日漸成長,因此在中醫門診,病人因為慢性病、三高、腎泌尿功能等相關主訴就診,而被篩檢出前期腎病患者,即可轉介至腎臟科門診追蹤治療。


治療、衛教、追蹤多面向著手





因為病人腎臟損傷在初期表現並不明顯,反而會以輕微蛋白尿、血尿、血糖控制、高血壓、血脂等問題,若相關慢性合併症未處理好,恐危及腎臟功能。

在中西醫慢性腎病聯合門診,除了合併腎臟科共同治療蛋白尿、血尿、水腫等疾病,也會積極衛教初期慢性腎臟病患者改善生活型態。


衛教

1. 戒菸減緩腎功能惡化,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
2. BMI>25kg/m²,男腰圍>90cm 或女>80cm 建議減重
3. 應避免過量蛋白質攝取(建議每日不超過1.5gm/kg)
4. 避免規則性飲酒或避免飲酒過量
5. 每週次以上,每次應維持30~60 分鐘(333 運動)
6. 避免過度攝取鹽分(每日不可高於100meq)


參考文獻